【中国食品报融媒体】(记者高伟 通讯员李福山 高诗宇)为切实把守纪律讲规矩挺在前面,认真践行“第一种形态”,让“咬耳扯袖、红脸出汗”成为常态,龙江县结合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》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《省委关于实践监督执纪“四种形态”办法(试行)》和《中共龙江县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警诫约谈制度(试行)》等相关制度,研究制发了《龙江县关于运用“第一种形态”工作实施方案》,重点解决县处级领导干部及各党委(党组)不会、不愿、不敢运用“第一种形态”问题,确保问题早发现、早处理、早纠正,筑牢防止党员干部尤其是“一把手”犯错的第一道防线。
拉清单 明确适用范围
为使党委(党组)运用“第一种形态”规范化,《实施方案》明确了谈话主体、被谈话对象范围,确保能够将“第一种形态”的运用情形和行为把握的清、划分的准、执行的好。在《实施方案》制定中,龙江县以党章党规党纪为基本遵循,深入研读监督执纪“第一种形态”的组织措施及相关党内法规,对其中涉及组织措施处置方式梳理汇总、同类合并,结合龙江工作实际,明确了提醒谈话、警示谈话、批评教育、限期改正、口头或书面检查、召开民主(组织)生活会批评、公开道歉(检讨)、通报、诫勉谈话、警诫约谈11种“第一种形态”运用方式和措施,对每一种组织措施都开列了负面清单,11种组织措施共明确75种具体情形。通过开列清单,既厘清了每种处置方式界线,也明晰了具体每种情形适用的具体方式,使“第一种形态”处置运用更加合理,让工作有依据、有抓手。
定流程 细化操作规范
为确保发挥党委(党组)“第一种形态”主体作用,龙江县针对适用“第一种形态”基数大、类型多、易出错等问题,《实施方案》在具体操作中,制定周密的“第一种形态”运用流程,明确运用的实施步骤、处置规范和纪律要求,对运用处置的决定、组织、记录、归档等环节作出具体规定。形成了县委牵头抓、纪委配合抓、一级谈一级的全覆盖模式,解决了谁来谈、谈什么、怎么谈、谈后怎么办等问题,使党委(党组)运用“第一种形态”更具可操作性。依次设计了《运用“第一种形态”记录表》《警诫约谈情况登记表》等文书表格,采取标准文书示范的形式,对流程逐一进行规范,使运用“第一种形态”便于操作、全程留痕。
抓结合 确保取得实效
龙江县坚持关口前移,从“早”字着眼,“小”处入手,“严”字把关,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处置。经常性、日常化的“一对一”谈话,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,激发工作热情,主动尽责担当。坚持开展提醒谈话,针对党员干部有思想、作风、纪律等方面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、可能出现违纪违规问题以及其他需要引起注意的情况,及时预防提醒,重申“六大纪律”,使问题“禁于未萌,止于未发”。2020年以来,龙江县各县处级领导干部共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置108人,其中提醒谈话69人次,批评教育15人次、警诫约谈14人次,警示谈话6人次,诫勉谈话4人次。
免责声明:中国食品报融媒体对页面视频、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 本网站转载图片、文字之类版权申明,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,如果侵犯,请及时通知我们,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