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淮南:强化“小饭桌”食品安全培训
筑牢学生饮食安全防线
为全面提升校外“小饭桌”食品安全管理水平,切实保障学生饮食安全,安徽省淮南市市场监管局近日根据《关于开展“小饭桌”食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工作的通知》要求,分批次组织辖区“小饭桌”经营者开展食品安全专题培训,通过“法规解读+实操指导+现场答疑”模式,为经营者送上“安全经营指南”,助力“小饭桌”变身“放心桌”。
培训会上,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围绕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》等法规,结合“小饭桌”经营特点,对食品原料采购、进货查验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、加工过程控制、餐饮具清洗消毒、食品留样等六大核心环节展开详细讲解。
在原料采购环节,明确要求经营者必须从具备合法资质的供应商处采购食材,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,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;针对从业人员健康管理,强调需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,并建立每日健康检查记录,严防带病上岗风险。此外,培训还通过案例分析、图文演示等方式,指导经营者规范食品加工操作流程,强化餐饮具消毒和食品留样等关键环节的风险管控。
为解决经营者实际困惑,培训特别设置现场答疑环节。“食材储存温度如何精准控制?”“遇到学生食物过敏等突发情况如何应急处理?”……针对“小饭桌”日常运营中常见的难题,市场监管人员逐一解答,并结合法规要求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。例如,建议经营者分类分区存放食材、标注保质期,并制定食品安全应急预案,定期组织演练。参训人员纷纷表示,培训内容“接地气、实用性强”,为规范经营提供了清晰指引。
此次培训覆盖全市百余家“小饭桌”经营者,有效提升了从业者的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规范操作能力。参训者现场签署《食品安全承诺书》,承诺将培训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,严格落实主体责任。
下一步,淮南市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,通过“不定期抽查+专项整治”相结合的方式,严查无证经营、食材质量不达标、操作不规范等行为,推动“小饭桌”管理向科学化、制度化、规范化迈进。同时,畅通投诉举报渠道,鼓励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监督,形成“政府主导、部门监管、经营者自律、社会共治”的食品安全治理格局,让“小饭桌”真正成为学生安心、家长放心的“暖心桌”。(记者 付宜成 通讯员 吴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