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龙江通河县:深耕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 多举措守护民生福祉

2025-09-12 15:52:27

近日,记者走进黑龙江省通河县,深入了解这座农业大县在保障粮食安全、推动牧业发展、守护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积极作为与显著成效。从田间地头的粮食种植,到养殖场里的畜禽养殖,再到市场监管环节的食品安全保障,通河县多点发力,为县域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保驾护航。

粮食生产:科技赋能 + 模式创新 实现稳产增产

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县,通河县耕地面积189.9万亩,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87.8万亩,其中水稻、玉米、大豆分别为118.64万亩、21.6万亩、47.54万亩。为推动粮食稳产增产,该县从项目争取、技术推广、模式探索三方面入手,打出“组合拳”,构建粮食增产保障体系。

在项目支撑上,通河县成果丰硕。成功获批水稻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项目,创建面积11.57万亩,打造2个万亩创建片和10个千亩示范方,通过无人机航化作业喷施三遍防病增产套餐,力争千亩方亩产超1300斤、万亩片亩产超1200斤、辐射区单产超1100斤。同时,实施科学施肥3万亩,运用缓释肥 + 微生物菌剂 + 叶面水溶性肥配合无人机航化作业提高肥料利用率;争取“一喷多促”项目 34.82万亩,围绕“无灾多增产、有灾少减产”目标,确保一次作业实现多重效应。

技术推广是粮食增产的关键支撑。通河县积极实施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加强黑土耕地保护利用,通过保护性耕作、耕地轮作等技术模式提升耕地地力;申报全省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示范县,扩大大垄密植技术种植规模,今年达7.2万亩,预计较常规小垄亩增产10%以上;创建百亩玉米、大豆高产攻关田,力争玉米亩产达吨粮、大豆亩产达350公斤;推广宽窄行插秧 + 侧深施肥技术模式,出台贷款贴息政策,全县采购宽窄行插秧机16台,种植面积2万亩,预计亩均增产10%以上。

在经营模式上,通河县探索村集体规模经营,14个试点村总规模经营面积6.83万亩,其中水田5.85万亩、旱田0.98万亩。水稻主推绥粳18等三个品种,种植面积3.6万亩;签订订单4万亩;对接省供销集团采购配方肥1.8万亩,每吨平均节约成本400元左右,同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供全生育周期技术指导,促进单产大幅提升。

牧业发展:多措并举促转型 筑牢稳产保供防线

通河县始终将稳产保供和质量安全作为牧业发展核心任务,以“稳生猪、扩肉牛、增家禽”为主线,推动牧业高质量发展。

在生猪产业方面,落实逆周期调控机制,稳定能繁母猪存栏量保持在1万头左右,支持规模化、标准化养殖场建设,以大北农牧业为龙头引进优良种猪,年生猪出栏量约15万头,规模化养殖比重和养殖效率显著提升。

肉牛产业发展势头强劲。该县鼓励“企业 + 合作社 + 农户”模式,扩大基础母牛存栏和犊牛供应;支持建设标准化育肥场和屠宰加工厂,延伸产业链;推广优质饲草种植和高效饲养技术,2024年以来累计增加肉牛养殖4000余头。

禽类养殖多元化发展,因地制宜发展大鹅、蛋鸡、梅花鹿等养殖,优化品种结构,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,丰富禽肉、禽蛋供应,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。

与此同时,通河县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,82个行政村、26家国有林场均设村级防疫人员,按时完成禽流感、口蹄疫等强制免疫注射;推进人畜共患病防控,遴选4家牛羊养殖大户为示范点,成立2个技术服务小组,深入38家养殖场(户)指导;今年采集各类样本420余份,监测畜禽养殖户460户,保障区域动物疫情稳定和畜禽产品安全。

特色产业:寒地小龙虾成富民新引擎 科技赋能促升级

作为我省寒地小龙虾养殖成功最早的县份,通河县将小龙虾养殖作为强县富民产业重点推广。借助全省冷水渔业政策,出台县级配套措施,推动农田“宜养必养、应养尽养”,高效建成5个虾苗繁育基地,年繁育能力达1000万尾。

为提升养殖水平,通河县与市农科院、盱眙小龙虾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今年小龙虾养殖面积扩大至1万亩,年产量达45万斤。同时,对接保险机构推出小龙虾养殖商业保险,为养殖户兜底,带动亩均增收500元以上,实现“一水两用、一田双收”。此外,与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合作成立寒地小龙虾研究院,标志着通河小龙虾产业迈入“科技赋能”新阶段。

食品安全:五维发力筑防线 守护群众“舌尖安全”

食品安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,通河县市场监管局从专项整治、重点领域监管、民生化抽检、宣传教育、日常防控五个维度发力,构建全链条、多方位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。

在专项整治上,聚焦食品安全隐患高发领域,推进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、农贸市场风险品种专项整治、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排查等行动,加强水产品、进口食品等问题多发品种检查,从源头减少风险。

重点领域监管中,针对校园食品安全开展“校园餐”专项整治,对全县10家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“全覆盖”排查,重点核查食材采购、索证索票、储存加工、食品留样等环节,严防安全事故。

“你点我检”民生服务深受群众欢迎。市场监管局将抽检权“交给”群众,深入农贸市场、企业等场所,根据市民需求对蔬菜、水果、肉类等进行快速检测,涵盖农残、兽残、食品添加剂等指标,让市民吃得放心。

宣传教育同步推进,在监管和便民活动中普及《食品安全法》,发放宣传手册,通过“边检查边宣传”提升市民食品安全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,引导群众参与监督。

常态化日常监管不松懈,严格按照省、市部署,对食品生产、经营、流通全环节“全覆盖、多频次”检查,对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查处,以“零容忍”态度压实经营主体责任。

成效方面,2025年以来,全县学校、幼儿园食堂多轮“全覆盖”检查累计立案查处食品安全问题8起,闭环管理规范经营行为,未发生校园食品安全事故;禁止餐饮浪费工作通过“宣传引导 + 氛围营造”,在校园悬挂条幅、进社区和餐饮单位宣传,市民和从业者节约意识提升,“按需供餐”“小份菜”普及,剩饭剩菜现象减少。

下一步,通河县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深化食品安全监管,增加“你点我检”频次和覆盖范围,加强网络订餐、农村集体聚餐等新兴领域监管;同时推进禁止餐饮浪费宣传常态化,联合学校、餐饮协会等开展主题活动,推动节约理念转化为行动,持续守护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
凭借在农业绿色发展和食品安全领域的突出表现,通河县已获得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、全国绿色食品原料(水稻)标准化生产基地、全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等多项荣誉。未来,通河县将继续夯实农业基础,推动产业升级,筑牢民生保障防线,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(记者高伟)

京ICP备12005009号-13 |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51号

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京)字第09318号

中国食品报社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
Copyright @ www.cnvsj.cn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