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日来,面对秋收期间持续阴雨的严峻考验,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埝掌镇党委深入贯彻夏县县委、县政府关于“三秋”工作的部署要求,迅速响应、科学统筹,树立“减损就是增产,减灾就是增粮”意识,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优势,党小组“联动”,微组织“发力”,联合群众与农时赛跑、跟天气竞速,全力打响“双抢一保”攻坚战。
埝掌镇党员“秋收突击队”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缺劳户收搬玉米
精密部署,拧紧抢收“责任链”。镇党委第一时间召开“三秋”生产工作部署会,将全镇划分为7个“抢收责任区”,构建起“镇党委—村党组织—网格党小组”三级联动指挥体系。乡镇班子成员包联到村,包村干部下沉到户,确定各“责任区”抢收抢种时间节点,一天一汇总,摸清生产底数,针对性开展生产指导。各村党组织主动“领题”,村组党员干部包联到户,通过入户摸排、田间走访,发现老弱病残、三类户需帮助户共109户,制定“一户一策”抢收计划,进行销号管理。成立由镇村党员干部组成的“秋收突击队”7支,明确“收种时限、责任到人、服务到田”,确保秋粮应收尽收、颗粒归仓,确保秋种应种尽种、面积稳定。
崔家河村调配玉米收割机开展田间作业
党群联动,筑起田间“暖心墙”。依托“党小组+微组织”双轮驱动机制,各村党小组主动联动村民理事会、助农服务队等“微组织”,形成“1+N”助农合力。在埝掌村,党小组联合各类微组织组建“流动抢收队”,在泥泞中抢收、在雨隙中晾晒,调用运输车8辆,为30户留守老人抢收晾晒玉米200余亩。在东下冯村,党小组与微组织成员依托东下冯村粮食烘干厂,帮助农户抢运、烘干受潮作物,避免粮食损耗。在枣庙村,针对缺乏劳动力的家庭,产业发展党小组联合助农生产、农技传播等微组织深入田间地头,帮解群众收割难题,把精量播种、科学管理、病虫防治等农技知识送到田间。微组织实时互通信息、共享资源,推动邻里互助、党群联手,凝聚起秋收攻坚的强大合力。
埝掌村助农运输微组织协调场地帮助晾晒玉米
科学抢收,按下秋收“加速键”。针对湿粮难收、难晒等实际问题,镇党委共组织党员干部、农技人员300余人次与农户并肩作战,出动玉米收割机11台,按照“先熟先收、有涝先收”原则有序作业。统筹协调东下冯村、崔家河村烘干设备等资源,同步开放文化广场、村委会大院等公共场所,为村民提供晾晒烘干服务。建立镇村组三级信息共享机制,通过微信群等平台发布实时雨情信息,以及晾晒点位和烘干设备信息等,确保群众湿粮尽晒尽烘。并积极做好兑付种粮一次性补贴、秋收秋种机械作业补贴工作,协调农业保险机构开通理赔绿色通道,最大限度降低农户损失。同时,严抓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,推动秋收与环保同步推进,实现“粮安”与“生态”双赢。
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,目前已完成玉米抢收面积8500余亩。下一步,埝掌镇将持续强化组织保障,健全长效机制,推动“三秋”工作圆满收官,以实际行动守护粮食安全、夯实乡村振兴根基,奋力书写“仓廪实、民心安”的埝掌答卷。(记者 高增玉)